垃圾分类处理有方法 各个城市可以互相借鉴
今年年底前,垃圾大连市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将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分类法各一个“强制”将大连人的处理生活方式文明大大推进,但这个消息也令很多家庭开始犯愁:别看扔垃圾不是有方啥大事儿,但改变多年习惯,个城哪有那么容易?互相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垃圾分类是垃圾迟早的事儿,既然今天轮到我们了,分类法各早些学会分类管理垃圾,处理就成了一项必须技能。有方
其实,个城主动开始分类垃圾的互相家庭还真有。11月1日,垃圾新闻朋友圈就发表了高中生任义飞的分类法各投稿《“家庭垃圾分类”试行一个月之后》?,“10月初,处理我家厨房入住了几位新成员:四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我做了“厨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个标志贴,让每个垃圾桶各司其职。每当有垃圾要扔的时候,脑海中便会自动开启分类模式,遇到不明“身份”的垃圾,赶紧上网查询,确定“身份”后再将其投入相应的垃圾桶内。经过一个月的试行,全家人对于垃圾分类的概念已经有了非常具象的认识……”
国内先行者的经验值得借鉴
在国内有些城市,垃圾分类已经试行多年,那些先行者又是如何养成这个习惯的呢?
65岁的李国华牵着孙子乐乐,将分袋打包好的可回收垃圾,投入8栋楼下铁门外约2米高的灰色可回收箱。李国华垃圾分类的习惯至今已保持近5年。“我们家从2012年开始进行垃圾分类,主要将纸盒、塑料、金属、玻璃分类放置,牛奶盒要压扁,酸奶玻璃瓶在喝完后要洗净。”李国华说,乐乐今年3岁,已有初步的生活垃圾回收意识。每天上午他喝完牛奶,会主动将牛奶盒子压扁,放到进门鞋柜处装着纸盒的塑料袋内。
许小阳是一名微商,经营卤味食品,家里每天产生的垃圾比较多,主要有塑料袋、纸盒、瓶瓶罐罐等。以前她总是习惯把所有垃圾一把丢进垃圾袋,在一次次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中,许小阳意识到“原来随手扔的一个塑料袋,几十上百年都不能完全降解。”她也才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垃圾都能变废为宝,“塑料袋、玻璃、旧衣服、小孩玩具都是可回收的,能再利用的。”从此,她开始自备垃圾袋,每天将瓶罐、织物、塑料袋等可回收垃圾与果皮菜叶等不可回收垃圾分门别类装好,放在车库里,等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便投送到垃圾回收机器中。爱人也加入了垃圾分类的行列,虽然每天要耽误一点点时间来分类整理,但她觉得很有意义。
他们的今天是我们要走近的未来
更先进的垃圾分类意识还在国外,比利时、日本、英国……在很多国家,家庭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公约,而他们的今天其实就是我们要走近的未来。
不久前,一位刚到布鲁塞尔的朋友诉苦,由于垃圾分类不当,被罚款了120欧元。比利时人一般会从超市购买好几种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来分装家庭垃圾,白色垃圾袋用来装厨余垃圾等无法回收的垃圾;黄色垃圾袋用来装旧报纸、纸质广告宣传品等;绿色垃圾袋则主要用来装花园里修剪下来的树枝、杂草等园林垃圾。此外,像玻璃制品、纺织品、过期药品、旧电池等则要送到专门的回收垃圾箱,有色玻璃和无色玻璃也要区分开来。而对于淘汰的家具、家电等大件垃圾,环保部门会一年一次上门收取,如果错过了,居民就需要自己送到指定垃圾回收点。
早在1980年,日本就开始了垃圾分类。家庭垃圾是日常垃圾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日本,扔家庭垃圾不仅要详细分类,还要分时间,整个过程细致严谨,绝大多数日本人也严格遵守这些规则来进行垃圾分类,甚至外国人到了本地,也会在一段时间后,入乡随俗,学习到这些垃圾分类的技巧。
对于垃圾分类来说,我国目前的情况要落后国外许多,早在十几年前,我国在上海等地区也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但是十几年过去了,收效甚微,如今,我国许多地区由于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又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而且越来越普及。
本文地址:http://www.itaogo8.com/news/74d5709935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