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嘉琪:马背上的骑士梦
有句玩笑话是蒋嘉,男人看马,琪马而女人是背上看骑马的人。我常常揣测,士梦隐藏在那一顶顶骑士帽下面的蒋嘉面庞该是何模样?也常常猜想,这驾驭千里马的琪马人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位于香港岛中部湾仔区的背上跑马地马场是不少香港居民时常光顾的一个地方,也是士梦香港岛一个著名景点。在不跑马的蒋嘉日子里,马场就是琪马香港民众的健身场。人们绕着马场顺时针或逆时针跑步或健走;一些成人业余球队在马场中央的背上各类场地进行比赛,呼喊奔跑,士梦闪转腾跃,蒋嘉乐在其中;还时常有少年在练曲棍球、琪马橄榄球,背上稚嫩的脸上写着欢乐……
跑马地马场资料图片
跑马地马场又称“快活谷马场”,英文叫做“Happy Valley Racecourse”,原先这里只是一片沼泽地。跑马地马场始建于1844年,1846年时启用。经过历年不断完善,如今的跑马地马场已成为一座世界级全草地马场。每周三晚上,这里都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匹匹骏马在堪称世界上最好的草场上飞驰,而在马背上驾驭骏马的骑师更是风光无限,令人羡慕。
少年立志 享受“辛苦”
有句玩笑话是,男人看马,而女人是看骑马的人。我常常揣测,隐藏在那一顶顶骑士帽下面的面庞该是何模样?也常常猜想,这驾驭千里马的人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香港女骑师蒋嘉琪在训练中。 图/王申
终于,因工作原因,一名骑师走入了我的视线。蒋嘉琪,23岁,香港现役唯一一位上阵比赛的女骑师。与多数人心中脚踩战靴、奔驰潇洒的骑师形象不同,眼前这个扎着马尾头、穿着运动衫的姑娘显得文静而柔和。
在蒋嘉琪之前,香港赛马史上总共也只有四位“港产”女骑师。如今,她们已全部挂靴。可见,要成为一名女骑师并能骑马出战,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
首先,有志成为骑师的孩子要经过严格筛选,因为赛马对于骑士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其次,经过层层挑选的孩子在少年时代便要开始职业化训练,每天清晨4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蒋嘉琪说,艰苦的训练加之“苦行僧”般的生活,只有少数意志坚强的人才能承受。
嘉琪八九岁时,有机会第一次与马亲密接触。一天,大人拉着她骑了一圈马,也是从那时起,这项运动便在她心里生根萌芽。香港有句老话,跑马三分险。起初,嘉琪的妈妈很担心女儿的安全,对于女儿选择这一行很有顾虑。但父亲的鼓励坚定了嘉琪选择做骑师的决心。妈妈见反对无用,也转而支持女儿的心意。蒋嘉琪说,家人的支持是她重要的动力。
从此,每天清晨4点,多数人还在酣睡时,小嘉琪已经起床到马房开工了。在马房的工作通常是帮马修剪头发,帮马冲凉,做马房的清洁。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耐心和细心。9点,吃过早餐,嘉琪开始上午的训练。下午2点再返回马房工作,然后又是两个多小时的训练。
除了练习基本技能,嘉琪还要进行极为辛苦的体能训练。由于性别原因,为了在体能训练中达标,嘉琪需要比男孩付出的更多。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因为喜欢, 所以享受”
入行多年,性格倔强的嘉琪在繁华的香港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而当别人问起这份艰辛时,她却回答:“因为喜欢,所以享受。”
嘉琪目前所在的骑师训练班里共有20个学生,其中包括18个男生和2个女生。对于“赛马是男人的运动”这种说法,嘉琪并不认同,更举例说,在欧洲,男女骑师的比例相当。
香港跑马地马场赛马资料图片
她说,不论男女,骑师要做的是将每匹赛马的特点发挥到极致,这讲究的是技巧,而非性别。
认真琢磨每一场比赛,研究每一匹赛马,实打实地完成每天的训练项目,这是嘉琪最爱做的事。让战马发挥出应有水平,享受冲过终点时的成功感,这让嘉琪感到很满足。
的确,后生可畏。这个90后女生在2012年2月进入香港赛马会见习骑师学校,之后前往新西兰实习,以见习骑师的身份在当地上阵五百余次,胜出几十场。2015年9月,她第一次作为见习骑师在香港沙田马场亮相,正式开启了在香港的策骑事业。
蒋嘉琪手捧奖杯。 图/王申
喜欢的事情再累也不觉苦,再难也会咬牙坚持。能在具有世界级水准的香港马场驰骋,嘉琪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作为第五位取得香港赛马会见习骑师牌照的女骑师,蒋嘉琪享受这样的“辛苦”。这或许就是她的骑士梦吧。
本文地址:http://www.itaogo8.com/news/3e4329956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