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臣:不畏艰 不惧险 数进藏区采风 汲取创作源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畏艰俄罗斯列宾美院荣誉教授、不惧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险数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韩玉臣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韩玉臣在西藏那曲采风
在青藏线的沱沱河,韩玉臣救治同行伙伴时的区采取创泉情景
韩玉臣一行在西藏途中遇到塌方
韩玉臣在阿里洞措拍下的《牧羊女》的创作素材
韩玉臣为藏区儿童发送学习用品
第152届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主席为韩玉臣颁发油画金奖证书
韩玉臣在藏区拍摄的挤羊奶创作素材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之一,因其自然环境的风汲险恶,被称为生命禁区的作源地球第三极,韩玉臣一行在这里采风写生
西藏广袤壮阔,奇绝雄浑,畏艰乃世界大美之地。不惧西藏百姓朴拙,险数文化独特,进藏是区采取创泉人们向往的至纯之处。生活是风汲艺术创作的源泉。西藏的大美至纯,使无数人心仪向往,更令艺术家挚爱痴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俄罗斯列宾美院荣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韩玉臣,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不畏艰辛,不惧风险,笃志专注,坚持几十年从事西藏题材创作,并取得不菲的成绩。
韩玉臣对西藏的独爱,先是缘由1972年,他在中央美院教授董希文家,参观其西藏写生和油画创作所受到的心灵震撼;继而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美展,《泪水洒满丰收田》、《新曼巴》等作品的艺术启迪。从此,他便爱上了西藏,立誓以表现西藏百姓那特有时代风貌和精神境界,为自己毕生的艺术追求。
西藏地域辽阔,加上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藏区,总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藏区文化习俗千姿百态,山川地貌更是奇绝迥异。为了全方位多角度了解藏区百姓的生活状态,反映不同藏区精神特质,二十多年来,韩玉臣数十次深入藏区搜集素材。青藏、川藏、滇藏、新藏四条进藏路线以及西藏的大北线全部走过,其他省的藏区他也一次一次的前往。
晴晴里的天堂,行走时的地狱。这是人们对西藏美丽风光和高山反映的客观描绘。西藏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缺氧,温差悬殊,举步维艰,如遇感冒发烧就会有生命危险。西藏崇山峻岭,路况复杂,车祸频频发生。在数十次藏区采风的过程中,韩玉臣屡经磨砺,几遇险情,但他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咬牙坚持,从不放弃。
2006年6月下旬,在青藏线的沱沱河,漫天大雪,气温骤降。同行的画友发烧抢救,韩玉臣也浑身发冷,头晕胸闷。但他强忍着难受,一直陪伴并指挥着对画友的救治。经过一整夜的抢救,画友转危为安。他虽然筋疲力尽,但仍带领大家坚定地踏上前往拉萨的行程。
2007年10月,韩玉臣走滇藏线时,在巴塘遇到塌方路断,在路上堵了几个小时。在过通麦天险时,因泥石流,公路刚修好,路基不牢固。他们就一边搬石头垫路,一边动手推车,捏着汗,揪着心,终于冒险通过。
2009年10月,从四川北线进入西藏时,因天寒着凉,他胃一直不舒服,没有食欲,还不断地反胃打嗝。白天他不停地喝水,晚上更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有两个晚上,他是坐在床上硬熬过来的。同行的伙伴见他如此难受,劝他早点打道回府,都被他婉言拒绝。
2011年10月,走西藏大北线时更是经历了生死的考验。西藏大北线是沿着那曲北部与青海的可可西里接壤的边缘,从东向西一直到阿里狮泉河。这段路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植被稀疏,氧气含量比其他藏区更低。在双湖野生动物保护区,几个小时不见人影,偶遇牦牛,就因为走快了几步,韩玉臣顿感天旋地转,险些晕倒。凭多次进藏的经验,他马上静坐在车里,用手指狠掐心经穴,靠意念战胜了危险。第二天早晨,韩玉臣在阿里洞措,欣遇藏民赶往牧场的壮观场景,创作出了荣获第152届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金奖的作品《牧羊女》。每当人们问及《牧羊女》的创作过程时,韩玉臣都会说:这是用生命代价换来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韩玉臣的油画、书法、摄影作品入选国内外不同展览,荣获很多奖项,主流媒体屡屡宣传介绍,这也是他拼搏奋发、长期付出的回报。韩玉臣用艰辛,用行动,践行着文艺要扎根人民,要肩负时代使命的指示精神。(中国文化人物)
本文地址:http://www.itaogo8.com/news/24d57399402.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