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视角:吃狗肉与吃马肉
在激烈的种视“口水战”引发的“线下冲突”持续了一个多月,广西玉林好不容易捱过了2014年的角吃夏至。“荔枝狗肉节”不再是狗肉这个城市的一块招牌,却更像是吃马个鸡肋。这个并不出名的种视南方小城因为突然闻达于诸侯有些惊慌失措,而有关狗肉的角吃话题也招来了不少世界著名媒体的嗅觉。今天甚至都“惊动”了《人民日报》,狗肉党报罕见为狗定性:既是吃马伴侣,也是种视食材。
其实只是角吃因为过于高调,玉林撞到枪口上罢了。狗肉中国食狗肉的吃马地方还真不少。在东北的种视朝鲜族聚居区,狗肉汤绝对是角吃一道美食。而在江苏沛县,狗肉食狗肉的历史更为长远。秦末汉初的沛人樊哙曾以“屠狗”著称,而沛县几千年来一直是远近闻名的“狗肉之乡”。贵州关岭花江食用狗肉,也可以上溯到三国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由于情感投射而产生一部分人的拒食偏好,狗不是唯一的。然而有人选择拒食,就有人拿它当美味。中国部分地区有吃狗肉的风俗,而法国人也有食用马肉的传统。吃马肉最早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代。当年拿破仑率军攻俄,法军在波兰与俄军对垒时由于弹尽粮绝而不得不食用马肉果腹。战争过后,这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而马肉的营养价值更是得到法国人的普遍认可。他们认为马肉脂肪少、易烹饪,铁元素和蛋白质含量丰富,对治疗贫血效果很好。甚至还有报道称,马肉在法国经常被医生当作药膳推荐给妇女、青少年和运动员。
然而就像狗从过去“家畜”的身份慢慢向“宠物”转变一样,马匹也从原来单纯的交通作战工具向“高级宠物”转化。经济条件的改善让“马术”这一西方贵族运动走向民间,不少大城市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了这一体育项目,与马有关的娱乐活动也再不断增加。由于人们对马的情感发生了变化,马肉也不再成为法国人肉食的主要来源。目前,法国的马肉消费群体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全国半数马肉铺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不过事情也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前两年,在欧洲相继发生了“疯牛病”和“马肉风波”(在牛肉中参杂马肉售卖),造成了欧洲民众对食用牛肉的担心加剧,牛肉的消耗量也因此大减。由于马肉的营养价值高,这反而刺激了法国等国的马肉销量大幅增加。而在巴黎的一些知名餐馆,法国大厨也借此推广马肉,使其重新走进法国人的餐桌,成为肉类制品中的一道美味佳肴。
总体来说,不管狗肉还是马肉,它的消费量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饮食结构的变化而降低,但具体到某一地区,是有差异的,也是有反复的,这和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历史,宗教习俗都有一定关系。
在法国,马肉的消费量降低也是个缓慢的过程。在中国,要做到禁食狗肉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并非现实选择。法国早已进入发达社会,中国才刚刚进入小康,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融合与博弈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些年,“狗肉节”掀起的“食不食狗肉”辩论愈演愈烈,但这并不是一个道德高低的问题,因此这样的辩论没有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反而会强化对方的立场。在这过程中,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相互理解尊重”比“食不食狗肉”更能展示一种文明的素养,这也应当成为双方之间最低的共识。
本文地址:http://www.itaogo8.com/html/48c57999372.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